揭开开国第一宴的酒的秘密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场盛大的宴会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民族的情感。开国第一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宴,其背后的故事和细节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关于宴会用酒的问题,更是引发了众多猜测和讨论。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究开国第一宴的酒的秘密,揭示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一、开国第一宴的承办者与菜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北京饭店荣幸地承办了开国第一宴。为了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们的口味,宴会决定采用口味适中的淮扬菜。北京饭店邀请了当时著名的淮扬菜大师朱殿荣等9位大师掌勺,他们的拿手绝活使得嘉宾们交口称赞。
二、国宴标准的演变
国宴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早期的国宴菜单严格按照“四菜一汤”的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宴的标准逐渐调整为“三菜一汤”或“两菜一汤”。2019年的国宴标准则要求菜品种类丰富,注重色、香、味的搭配和协调,食材要求新鲜、优质,餐桌摆设庄重大气,宴会流程规范。
三、1949年国宴的酒
1949年国宴使用的酒类包括山西汾酒、竹叶青酒和绍兴黄酒。这三种酒历史悠久,名气高,符合国宴酒的定位。
四、开国第一宴的酒之谜
关于开国第一宴使用的酒,有几种说法。贵州茅台并不具备成为“开国第一宴”用酒的条件,因为当时茅台酒的销售区域只有重庆、贵州和香港,北京还没有茅台酒出售。山西汾酒具备“开国第一宴”用酒的条件,因为汾酒是历史名酒,厂子在1919年便成立,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交通便利。红星二锅头当时并不足以成为“开国第一宴”用酒。
五、国宴的规格与改革
国宴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宴标准的简称,通常为7桌或8桌,每人每餐标准不得超过200元(不含酒水)。国宴的规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力求做到节约外事财政开支。
六、开国第一宴酒的由来
1949年9月10日,贮存了将近一年的老白汾酒被正式摆在“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国宴席桌上。国宴由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局长余心清操办和主持,国宴喝的酒是他向周总理写报告点名要的汾酒。
开国第一宴使用的并非茅台酒,而是山西汾酒。这段历史的真相,为我们揭示了开国第一宴背后的故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