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与格调的和谐统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于“品格”这一概念的解读始终围绕着品性与格调这两个核心要素。品,指的是一个人的品性,它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等级分类;格,则是指一个人的格调,它同样与个人层次紧密相关。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它从长远的角度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品格不仅存在于人的身上,自然界中的万物亦然,如花的品格、山的品格、竹的品格、酒的品格等等。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喝白酒会让人上头呢?以下将为您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白酒上头的成因
1. 醛类物质的影响
醛类物质具有香味,尤其是低级醛,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白酒辛辣味的来源。乙醛是其中之一,含量过高会导致白酒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饮用后会引起头晕。丙烯醛(俗称甘油醛)则不仅辣得刺眼,还具有持续性苦味和催泪物质的特点,对人体危害极大。
2. 杂醇油的作用
杂醇油是一种异类高沸点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含量过少会失去传统白酒的风格,过多则会带来辛辣苦涩的味道,对人体也有害。其毒性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引起头疼,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加。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时间长,这也是引起白酒上头、口干的原因之一。
3. 食用酒精的质量
低档白酒使用的酒基功能大多数是普通级食用酒精,其质量不高也是引起口干上头的原因之一。国标中异戊醇的含量为80mg/L,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标准为0,俄罗斯为2~5mg/L,而我国大多数白酒中异戊醇含量高达50~60mg/L。
4. 酸酯平衡的调整
酸酯平衡是中国白酒的传统特色,中国名优白酒大多数遵循酯高酸也高的规律,因此饮用后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小。而国外著名的蒸馏白酒则酯低酸也低,甚至有的酒类无酸酯或少,这其中的酸酯关系十分奥妙。
白酒的酒精度数与适宜饮用度数
我国传统白酒的酒精度数普遍高于50度,一般为55-65度。近年来,低度白酒的发展使得出厂酒度基本以40度为界限。清香型白酒的酒度不宜过低,以50-55度为宜。浓香型和昔香型白酒则可以降至38-40度,但一旦降至35度以下,就失去了我国传统酒的特色。
据一些专家研究,40.9度的白酒适宜饮用,对身体健康。因为白酒度数越高烈性越强,增加身体负担,度数越低功效越小。在中国白酒的总产量中,靠近40.9度的白酒产量也是高、消费群体大,达到50%以上。
饮用白酒的注意事项
1. 烫酒饮用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同时还有醛类物质。醛类物质对人体损害大,但沸点低,只要把酒烫热一些,可以使大部分醛挥发掉,减少对身体的危害。温饮对胃有好处,口感也更好。
2. 避免冰冻饮用
冰冻的酒比身体温度低十度左右,长期饮用会导致人胃肠道紊乱,引起食欲下降,缺乏营养,影响身体健康。建议饮用时加热。
3. 适量饮用
白酒上头除了白酒品质问题之外,消费者“天生酒量小”也是原因之一。乙醇在体内扩散和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进入脑部外。好酒不上头有科学依据,但与个人体质关系密切。
了解白酒上头的成因和饮用注意事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享受这一传统饮品,同时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