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将一起探索四川固态法小曲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其独特香味的来源、生产工艺流程、是否为纯粮酿造等问题,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清晰的了解。
传统工艺与独特香味
四川固态法小曲白酒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酒种之一,年产量约占白酒总产量的30%,具有悠久的历史。川法小曲酒的生产技术风格典型,其中独特的香味是其显著特点。
泡粮工艺:小曲固态法白酒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泡粮,目的是让粮粒吸收足够水分后进行蒸煮,以去除原料在晾晒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异味。
培菌过程:培菌过程中,关键在于“定时定温”。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根霉与酵母迅速生长繁殖并合成酶系,产生部分糖,而不要求彻底完成糖化任务。
发酵与蒸馏
入窖发酵:固态小曲白酒生产中,甜糟与配糟混合入池发酵,必须确保入池发酵温度正常。
改进蒸馏工艺:蒸馏是生香和提香的关键步骤。发酵糟入甑后,使用中火蒸馏,蒸出酒醅中的酒精和各种香味物质,如酯、酸、醛类等,并排出酒中的各类杂质。传统的川法小曲酒蒸馏一般是满碗摘酒,不分等级。为了提高酒质,应像其他酒种一样,分段摘酒、分级贮存。
纯粮酿造与勾兑
纯粮酿造:小曲固态法白酒是纯粮酿造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小曲固态法白酒是用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固态法白酒,肯定是粮食发酵酿造的,不是勾兑的。
勾兑争议:有人质疑小曲固态法白酒是否为勾兑酒。小曲固态法白酒的生产过程中,确实使用了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并使用大米或米糠为原材料,接种曲母制作而成。将其称为勾兑酒并不准确。
温度与原料
窖温:小曲酿酒入缸温度最好为24度。传统小曲采用糯米粉培养基,天然微生物接种,适宜做酒的温度最低也在20度。入缸后还需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冻着,以利于醪糟的发酵。
原料与产量:小曲与大曲用高粱产酒量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高粱含水13—14%,含淀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理论上,每162.15公斤纯淀粉可产纯酒精92.14公斤,则淀粉的理论产纯酒精率为56.82%。1斤高粱(淀粉含量以65%计)的出酒率(60%的标准酒)为64.62%,即出0.64斤60度的白酒。
固态法小曲白酒的定义
固态法小曲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出的白酒。传统固态法白酒生产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原料,固态糖化发酵,开放式生产,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甄桶蒸馏,陶坛或酒海储存陈酿等一系列独特的工艺和设备酿制而成。
川派小曲白酒酿造工艺
川派小曲白酒在酿制过程中以粮谷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小曲或纯种根霉为糖化发酵剂,经过蒸煮、固态培菌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等一系列环节酿制而成,整个过程中不会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成分。
通过以上对四川固态法小曲白酒酿造工艺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这种传统酒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品鉴这款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