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光先生,一位有着三十多年白酒收藏经验的资深藏家,将收藏的境界归结为“视有物为无物”。他认为,在收藏界,没有所谓的“前列”,一瓶酒与一百瓶酒的价值是等值的。以下是对黎国光先生收藏生涯的详细介绍。
自学成才,踏上收藏之路
黎国光先生的收藏生涯始于1971年,当时他在工厂工作,经常出差,这为他接触到了各地的白酒提供了便利。通过自学,黎国光掌握了鉴别好酒的知识,并开始收藏。他回忆道:“当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而市面上的白酒价格也不高,为了收藏有价值的白酒,我在新华书店买了20多本与白酒有关的教科书自学。”
独具慧眼,发现珍品
黎国光先生的收藏眼光非常独到,他曾在新疆的一个杂货店里,一眼看中了一箱铺满灰尘的白酒,并凭借多年的鉴定经验认为这很有收藏价值。他还曾在延安出差时,淘回了80多瓶白酒,以至于“连衣服都不要了,只带了酒回来”。
收藏心态,视有物为无物
黎国光先生对“藏品之较”看得很平淡,他表示:“收藏界没有较多,也不要讨论价值,真正的藏友是‘视有物为无物’。”他的收藏大多都是1996年以前的,因为那时的白酒尚未开始市场化,大多数白酒都采用旧工艺生产,且产量不高,无论是酒的品质还是工艺,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关注酒质,追求收藏真谛
黎国光先生非常关注酒品质的变化,每隔几年都要品品酒,观察酒质的变化。他认为,“酒也有生命周期,并非越陈越好。”尽管还未了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但他表示,时间越长酒越好是一种误解。
酒瓶也是收藏要件
在黎国光先生看来,酒瓶也是收藏的一个要件。以前茅台使用的乳化玻璃瓶对酒的保存特别有好处,但现在的白酒越来越讲究包装,玻璃瓶、水晶瓶琳琅满目,外包装越来越豪华,价格越来越高,如果不是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白酒,并不值得收藏。
黎国光先生的收藏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收藏观念和心态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收藏的最高境界是“视有物为无物”,真正的藏友应该关注的是酒的品质和收藏过程中的乐趣,而不是单纯追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