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2002年汾酒价格,以及2002年的汾酒价格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汾酒制作过程是什么
汾酒采用传统的“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法。所用原料和辅料分别用蒸汽常压清蒸,然后使用。一般原料蒸煮后,加曲放入陶缸中发酵28天,再取出蒸馏,把蒸过的醅再加曲发酵28天,再蒸馏,充分利用了原料中的淀粉,然后把酒糟作为饲料。
1、原料破碎:把高粱和大曲分别进行破碎,每粒高粱破碎成4~8瓣,细粉不超过后20%,大曲破碎成豌豆或绿豆般大小。
2、润糁:破碎后的高粱称为红糁,在蒸料前加原料量55~62%的热水(水温80℃左右)。拌匀后堆积18~20小时,并在面层进行覆盖,在堆积润糁过程中翻动2~3,品温可升高达45~50℃。
3、蒸料:使用活甑桶,先煮沸锅底水,然后均匀撒入润料的红糁,边上气边上料,待蒸汽上匀(或称圆气)后,泼上原料量3%的热水(水温60℃)以促进糊化,然后加盖蒸料80分钟,红糁上面可覆盖辅料同时清蒸。红糁经过蒸煮要求“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高粱糁香味、无异臭味”。
4、晾渣:蒸后趁热取出红糁,堆成当条形,泼入原料量28~29%的冷水(18~20℃井水),立即翻拌,使高粱充分吸水,再进行通风晾渣,冬季要求品温降到20~30℃,夏秋季要求品温降到室温。
5、加曲:晾渣后加入高粱原料量9~11%的大曲粉,加曲温度20~25℃,拌匀下缸发酵。
6、发酵:采用陶缸作发酵容器,陶缸埋入地下,大渣入缸时品温控制在10~16℃,夏季则越低越好,入缸时水分为52~53%,缸顶用石板盖紧,并用清蒸后的小米壳封口,再加上稻壳保温。
发酵时要求前期升温缓慢,中期保持一定高温,后期缓慢降落,掌握“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发酵规律。发酵期为28天。
7、出缸蒸酒:发酵28天后,把成熟酒醅挖出,加入原料量22~25%的辅料(谷糠),拌匀装甑蒸馏。装甑要求“轻、松、薄、匀、缓”,缓汽蒸酒,蒸酒快结束时,加大蒸汽追尾。
控制流酒速度3~4公斤/分钟,流酒温度控制在25~30℃,并在接酒时做到截头去尾,每甑截取酒头1公斤,酒度在75%以上,酒头回缸发酵。当流酒的酒度达30%时,应该去尾,另行分装,待下次蒸酒时回入甑底重新蒸馏。
8、入缸再发酵,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淀粉,大渣酒醅蒸完后,再加曲发酵一次,叫做二渣,二渣的操作基本上和大渣相似。
9、贮存勾兑:蒸得的原酒接大渣,二渣不同分别贮存瓷罐中,存放3年,出厂时按大渣、二渣原酒适当的比例混合进行勾兑,然后作为成品出厂。
出产者
汾酒产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东岳,其产地在历史上一直集中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作为中国白酒类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酒。
中华民国前期,杏花村出产汾酒的作坊极多,而经过民国4年(公元1915年)以义泉泳(原宝泉益)酒坊的改组整顿,使之有能力并购了杏花村其他酒作坊德厚成和崇盛永,并统一了杏花村的酒业制造。义泉泳出品的汾酒在1915年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优胜金质奖章。
民国21年(公元1932年)义泉泳以9600银元的价格全部转卖给晋裕汾酒有限公司,使得汾酒生产进入公司化经营时代。国营杏花村汾酒厂于1948年成立,该厂一直生产汾酒至2002年,此后酒厂改组为现在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与“晋裕”字号有没有历史渊源
晋裕公司造酒厂——位于白酒祖庭杏花村,建于1926年,2011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清末至民国年间杏花村所有酿造的酒均被统称为“汾酒”。其时杏花村各家所酿之酒一律被统称为“汾酒”。当时比较有实力的汾酒作坊“德厚成”、“崇盛永”、“义顺魁”等均在其酒坛上烧制“字号加汾酒”或“杏花村汾酒”字样,包括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大奖章的杏花村“义泉泳”酒坊,其酒坛上均烧制有“义泉泳汾酒”字样,就连有阎锡山背景的中国第一个白酒股份制企业“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也不能例外,同样在其酒坛上烧制“晋裕公司汾酒”、“杏花村晋裕公司”字样与其他酒坊酿造的汾酒予以区分,即使是其于1919年注册成立“汾酒公司”、于1924年注册“汾酒商标”时汾酒公司之前需加“晋裕”字号与其他汾酒公司如德厚成汾酒公司予以区分,汾酒商标需用“高粱穗图案”与其他汾酒商标予以区别——“汾酒”在当时是作为一种不折不扣的社会公共资源来被使用的。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正式颁布实施,民国十三年(1924年)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为晋裕汾酒公司颁发的“高粱穗”汾酒商标注册证载明:“据晋裕汾酒公司杨德龄呈请以高粱穗商标专用于商标法施行细则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类之汾酒商品业经本局依法审定核准注册......”;民国十六年(1927年)山西实业厅为晋裕汾酒公司颁发的“高粱穗”汾酒商标注册证载明:“兹据晋裕汾酒公司杨德龄呈请高粱穗商标专用于商标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十八类之汾酒商品业经本厅核准注册......”;其商标说明文字载明:“此杏花村汾酒前在美洲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经世界化学、医学名家确实化验......凡大雅客商须认明本公司高粱穗商标惠顾是荷。”特别强调“此杏花村汾酒”、“须认明本公司高粱穗商标”,说明还有其他商标的汾酒或其他字号的汾酒公司;民国十三年中华民国实业部为晋裕公司核发的“实业部执照”其“所营事项”载明:“专营汾酒及其他酒类”更进一步说明当时“汾酒”是一个商品大类,是社会公共资源,非某一个商家的某个品牌或某个特定产品。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创立于1949年的国营杏花村汾酒厂继承了先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出了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精华,自成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1952年汾酒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成为我国“老四大名酒”之一;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并获得金奖;其后又屡获殊荣,先后蝉联全部五次国家名酒称号;竹叶青酒也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名酒,获得五次国际金奖。
1993年8月,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的法人组织--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同年,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造,(集团)公司拿出生产主体部分成立了山西省首家上市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日,经山西省政府授权,在原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成立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由此开始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综合上述内容,应该比较了解了吧!
晋裕酒,号称纯粮食酒,是中国第一个白酒股份制企业,晋裕公司造酒厂世界文化遗产,陈酒回收增值。酒我喝过,口感不错,喝的好像比平时多了
没有渊源,两种不同的属类
新老晋裕汾酒的关系
1915年,山西汾阳汾州宝泉益酒坊改名义泉永烧坊,同年“老白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
1919年,张汝萍等5人与义泉永烧坊集股组成晋裕汾酒有限公司,这是白酒历史上家股份公司。
1924年,杨德龄率先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枚商标——高梁穗汾酒商标。
1932年,晋裕公司以9600元收购义泉永烧坊一切房产、招牌及生产工具。
1949年,新成立的山西人民政府以8000元价格收购了晋裕公司在杏花村的酿造厂。成立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业务发展至今,成为中国白酒标杆之一。
1951年转向文具业务的晋裕公司于破产倒闭。晋裕汾酒有限公司遂成为历史。
2019年,山西部分私人老板重新注册晋裕汾酒商标,除了商标,不知道跟百年前的晋裕汾酒,还有什么关系。
同样情况还有北汽福田从欧洲购买商标借尸还魂东拼西凑的宝沃汽车,只剩一个60年前已经破产的品牌。
山西汾酒价格.
十五年的汾酒基本上都在140左右,比如新品十五年,蓝瓷十五年,金爵十五年,二加一十五年,同航十五年等等。。。个人建议买二加一十五年或金爵十五年,这两个比较普通常用,股份公司生产的。(建议去些汾酒竹叶青专卖店,质量有保证)
杏花村汾酒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谁人不知杏花村,谁人不晓汾酒香。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以生产经营汾酒、竹叶青酒为主的大型企业,是全国大型的名酒生产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汾酒人坚持高质量立厂、严管理治厂、科技进步兴厂、艰苦奋斗建厂,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传统名牌向市场名牌的跨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勾兑”出品牌国际化、机制市场化、组织高效化、管理现代化,甜美而清纯的琼浆玉液。
历史名牌篇
酒不醉人人自醉留得清香数千年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酒都——山西汾阳杏花村,月晴月缺、花开花落,经历了风雨沧桑。几千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多少红尘岁月。然而山西杏花村美酒,却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留得清香在人间。
杏花村,中国白酒和中国酒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4000年风雨沧桑,杏花村酿出了琼浆玉液,也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老道醉卧“醉仙居”,仙人点化“古井亭”,饮尽浪漫传说梦境;“鲁酒薄而邯郸围”,历史烟尘似在眼前;北齐武成帝推崇“汾清”;唐宋绝句牧童遥指酿成千古绝唱;元明歌诗汾洲贡酒,英法各国闻香相争;美国总统罗斯福酒会喜获佳酿赠亲人,毛泽东引汾酒招待苏共代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挥毫抒情。杏花村佳话不尽,历史文化荣耀满堂。“酒不醉人人自醉”。文化的浸泡,使杏花村汾酒味更醇、酒更香。
漫长的岁月,凝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也凝成了厚重的中国酒都文化。早在4000年前,位于汾河之岸、三晋之地的杏花村,就已散发出缕缕酒香。1500年前,杏花村“汾清”酒就已成为宫廷用酒。杏花村人对酒的酿造,代代相传下来一套传统做法和秘诀,而且酿酒的工艺和方法都在不断总结中不断进步。到了盛唐时期,汾酒采用熟料拌曲,乾和入瓮发酵方法,制出的酒清澈如水,味香醇浓,度数较高,成为中国酒史上首家蒸馏白酒,并由此传遍大江南北。时至明清,傅山先生改进竹叶青酒方,在以往用竹叶的基础上,加配木香、公丁香、砂仁等13种中药和冰糖调和,使酒有了多种功效。
杏花村汾酒从古代一路走来,进入了21世纪。制酒秘诀传到了杏花村新一代汾酒人手里,千年佳酒再次焕发出青春。目前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4大类、200余个品种的庞大家族。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透明无色、清雅协调、绵甜爽净的风格,显示出“色如冰清,香如幽兰”的绝品特色。
品质特色篇
好山好水出好酒得天独厚领风骚
人们都知道杏花村出好酒,然而,为什么只有杏花村能酿出好酒,却是一个长久未能解开的谜。
尽管古代有酒仙点化“神井”而得佳酿之说,可神话传说的虚幻浪漫却不足以说服众人。其实汾酒的酿制和发展,乃是中华民族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酿酒技术多为传统秘诀不外传,故杏花村汾酒有“七大秘诀”和“十大秘诀”之说。如果要抽象地解释杏花村酒香的秘密,可用“天、地、禾”三个字来概括。天,即区域性的地理气候;地,即杏花村独特的水质;禾,即制造汾酒所用的粮食用料。20世纪60年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秦含章等曾对汾酒进行过上千次实验。在上万个数据里发现,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杏花村地区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原来,杏花村一带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层中锶、碘、锌、钙、钼、镁、铁等元素含量较高,不仅有利于酿酒,而且也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杏花村酿酒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在晋中地区资源丰富、量大质优,为汾酒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杏花村汾酒钟灵毓秀、神奇诱人。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杏花村汾酒散发出更加诱人的芳香。在古人酿酒秘诀的基础上,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神入化地运用高科技,大力地弘扬了传统工艺,并增加了“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的管理经验。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承精华、自成一体”的思想指导下,杏花村汾酒系列品质超群、品种多样、更具特色,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改革创新篇
管理创新求高效质量把关酿佳品
今天的山西杏花村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1949年6月成立之初,杏花村酒厂只有36名职工,8300元固定资产。50多年以后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的名白酒生产基地,拥有年产5万吨名优酒的生产能力,职工总数达7000余人,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传统的酿酒企业,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名牌优势,然而,汾酒集团公司并没有躺在前人的荣誉上睡觉,而是奋起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入激情燃烧的时代,不断打造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朝着一流的酿酒工艺、技术装备和科技队伍的目标努力。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集团公司领导人以超前的意识和眼光,以胜人一筹的经营战略,采取了新的管理举措,使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集团公司领导一班人注重规范决策管理。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下,一切决策和部署都以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四大体系运行的要求,实施新的规章制度,促进集团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党委按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厂务公开;有关集团公司的重大问题,在充分发扬民主和调查研究基础上,交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职代会集体研究审定。2002年3月,集团公司提出了“111343”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做优、做强、做大为目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在管理的每个环节,实施了“优化内部运作管理”。采供中心在体系整合的基础上开展流程再造,引深比质比价招标,节约原辅材料成本开支。成立了降低玻璃瓶损耗QC实物实验室,降低损耗5%;改进了配制酒材料倒算领用办法,实行出库准确计量、凭领料单发放的措施,封堵管理漏洞;强化资金管理,优化增量,盘清存量。积极推进预算决算管理,改进财务制度。出台了《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规定,对各单位的成本、定额、资金都实行宏观调控和优化管理;构建审计程序,组织力量对北京东奇、太原办事处、晋泉涌、大曲、义泉涌、白玉酒厂等子公司领导的离任审计,同时狠抓工程审计、专项审计、清算审计等工作。创新干部和人事管理制度。酒都宾馆、竹叶青宾馆等单位,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制度。通过调整,实现新老干部的交替,使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有了显著变化。
第三,狠抓质量管理。汾酒集团现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用户为上帝的原则,严把质量关。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共设置了“五道关口”、“十七道防线”和“七十二道把关”,消除一切质量隐患。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对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7个省市的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显示,随机抽查的20个批次、上万瓶汾酒、竹叶青的13个项目合格率达100%。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制造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化。近年来,汾酒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生产的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酒的质量、数量、理化指标、口感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集团公司从产品创新入手,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和布局,把产品定位于“名白酒高档化、配制酒保健化、系列酒多元化”。力求形成“高档产品创利润、中档产品保效益、低档产品占市场”的格局。彻底扭转了汾酒“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状态。目前集团正在开发具有潜力的近50种新产品,新产品收入已占总销售收入的30%,中高档产品的营业利润占总营业利润的80%以上。
管理的创新改革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8年至199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连续6次荣获全国轻工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一名。作为国家520个重点企业和山西12家授权经营企业之一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5%,实现利税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世纪展望篇
凭栏壮志抒豪情古酒新曲绽芬芳
进入新世纪以来,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白酒为第一产品,在发掘酒文化的同时,打造企业文化和旅游文化,并致力于打造酒文化旅游基地。经过不断创新启动,资源整合,管理强化,市场拓展,品牌扩张,文化提升,环境优化,一个名优白酒基地、保健酒基地、酒文化旅游基地正在形成。
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双威对笔者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这是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汾酒集团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杏花村人的愿望,汾酒集团公司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2003年,汾酒集团公司投资500万元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杏花村”杯全国书法大赛,征集到全国数万件书法作品。同年,又成功举办了“酒都之春”职工文化艺术节和“创新杯”青年征文大赛。同年,集团公司用于环境建设的资金达数千万元,其中包括东厂区改造、酒史博物馆增容、酒都大道的拓宽改造及体育场舞台、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工业生态园、杏园小区职工住宅楼、商业街转角、酒都文化广场、科技大楼10项扩建工程。2003年12月25日,由汾酒集团公司设计生产、中国国家博物馆监制的“国藏汾酒”的珍藏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冠名的“国藏汾酒”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惟一白酒,系用玉坛贮藏,每坛总重量达8吨。这批国酒将于2008年首次启封,为奥运会金牌选手庆功。第二启封则在2009年,为建国庆典所用。这项活动的推进,为在国际国内市场树立“中国第一文化名酒”形象敲响了金鼓。与此同时,杏花村人在挖掘、研究、开发杏花村文化历史遗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在中国白酒业界确立了自身的名牌地位和市场地位,而且灿烂的中国古酒酿造史正在杏花村变成一条工业文明旅游长廊。每年到杏花村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达数十万人。
2004年一开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打了一个漂亮仗,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为“两会”献上了一份厚礼。汾酒集团近期制定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指出:2005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要达到18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要达到30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届时,一个品牌国际化、机制市场化、组织高效化、管理现代化的大型名酒集团将出现于世人面前,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十年汾酒多少钱一瓶
475ml的零售在438左右,您能在330左右入手就算价格还可以,
500ml的零售价498左右,您能在360左右入手就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得到您的采纳,谢谢
山西汾口酒业亚洲公司52度500ml价格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是在原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基础上改制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同时拥有我国驰名品牌“杏花村”,是久负盛名的大型综合性国营企业,也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和山西省12户授权经营企业之一。
创立于1949年的国营杏花村汾酒厂继承了先代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1993年8月,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改组为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的法人组织--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同年,进行了企业股份制改造,(集团)公司拿出生产主体部分成立了山西省首家上市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2日,经山西省政府授权,在原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成立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由此开始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应答时间:2022-01-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杏花村经典52度多少钱
118元
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
1875年汾阳王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1915年其兼并“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为“义泉泳”。是年,“老白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醒题,向国人欢呼曰:“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自此,老白汾酒誉驰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晋裕汾酒公司”草创且兼并“义泉泳”,年产量40余吨,至1936年汾洒在国际两度折桂,解放前在国内六次夺魁。但由于战乱不断,终于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产。1948年汾阳解放后,重新组织恢复了生产。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日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原“晋裕汾酒公司”全部产业,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餐桌上。1949年汾酒厂产量完成131.5吨,创利润400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万元。至1993年,国营杏花村汾酒厂发展为以酒类生产经营为主,集科、工、贸、商、服务五位一体,进出口、内外销同时并,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国营大型一档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将原汾酒厂全部资产划归其所有。(集团)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体部***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经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
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团)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正式注册改制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2002年汾酒价格和2002年的汾酒价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